云不花失散之后,三个孩子也各自失散了。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,韩无忌发现小妹混在鞑子掠虏的女人里面,韩无忌是三个孩子中最大的,他从小就听父母说起当年给鞑子当奴隶的往事,于是他趁着鞑子睡觉的时候,悄悄带走了小妹。
后来他们逃到榆林,在路上遇到同样与家人失散的阿少,便结成了异姓兄妹。
三个孩子身上没有钱,靠偷东西和乞讨为生,小妹只有四岁,韩无忌心里不忍,听说有户人家的女儿丢了,一直没有找到,韩无忌就把小妹送了过去,冒充那家人丢失的女儿。
可是他们太天真了,那家人在发现小妹不是自家女儿之后,就把小妹卖给了人牙子。
小妹再一次和韩无忌失散了。
直到几年之后,小妹跟着主人家一起出门,在马车上看到在路边乞讨的韩无忌和阿少,她本就是个记性很好的孩子,她一眼就认出了幼年时照顾自己的哥哥,当年夜里,小妹就逃出来,找到了韩无忌和阿少。
小妹是逃奴的身份,他们三人不敢留在当地,便连夜逃走。
不久,他们就遇到了沈彤。
沈彤直到这时才明白,为何那时遇到他们时,小妹身上干干净净,和乞儿不一样,原来那时小妹刚刚从主人家里逃出来。
“原来阿少和你们不是从小就认识的?”沈彤问道。
“不是……”小妹低下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沈彤,小声说道,“我是签过卖身契的,是逃奴,如果让人知道了,会牵连无忌哥哥和阿少的,所以我们才不敢告诉您。”
沈彤微微眯起眼睛,她认识小妹两年了,这个小女娃可比芳菲有心眼。
可是再有心眼,也不过是个小孩子而已。
小妹和她说话的样子,分明就是心虚。
沈彤相信小妹口中的逃奴身份一定是真的,没有人会硬生生给自己扣上这样的帽子,大齐律法对逃奴的处罚非常严大厉,就连买卖或收留逃奴的人都会处置,小妹为了隐瞒自己逃奴的身份才不肯说出他们的来历,倒也说得过去。
可是这绝对不是全部。
这三个小孩还有秘密,而那个秘密是连云不花也不能说的。
云不花却显然是完全相信了。
失而复得的孩子,何况还是当中最小的小妹,小小软软的女孩子,云不花只会心疼和自责,又怎会质疑她呢。
宜宽和宜宁像听故事一样,又是高兴又是难过。
沈彤对宜宽和宜宁说道:“云姨好不容易找到小妹和韩无忌,我们不要打扰他们,让他们好好相聚,好不好?”
“好!”两位小郡主异口同声,宜宽还懂事地让人去找韩无忌。
沈彤牵着她们的手去了二进院子,留下云不花和那两个满嘴谎话的小孩互道离别之情吧。
回到屋里,宜宽小声问道:“彤姐姐,若是小妹的主人来抓她,她会不会被打死?”
沈彤问道:“如果是那样,该怎么办呢?”
宜宽低头想了想,道:“把小妹藏起来,不让他们找到。”
沈彤笑着摸摸她的头,说道:“这是一个好办法。”
这只是小孩子的想法而已。
……
次日,沈彤见到萧韧,萧韧也知道了云不花与韩无忌、小妹相认的事,他道:“我早就觉得韩无忌那小子像是有些来头,没想到原来是飞鹰后人。”
沈彤轻笑,道:“我信他和小妹是飞鹰后人,可别的事,我不信。”
随时走人
沈彤和萧韧离开慈安庄的时候,出乎意料,韩无忌、小妹和阿少也跟着一起回来了。
沈彤问云不花:“或许你可以把小妹留在身边,她还小,又是女孩子。”
云不花苦笑:“他们跟着我的时候,吃了很多苦,九死一生,后来我还把他们给弄丢了,反倒是你给了他们安定的生活,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平安长大。我何德何能再让他们跟着我,何况他们和我也不亲厚。”
的确如此,沈彤也感觉出来了,抛开与云不花素不相识的阿少不提,就是韩无忌和小妹,看到云不花时也只是他乡遇旧识的短暂喜悦。
当年云不花带着他们离开西域的时候,云不花自己也只是一个粗心大意、冒冒失失的年轻姑娘,她没有带孩子的经验,后来她把三个孩子弄丢了,这让她悔恨多年,以至于性情也改变了许多。
但是归根结底,韩无忌和小妹,之于云不花而言,是对于结义兄弟们的承诺。
而云不花之于韩无忌和小妹,却只是小时候和他们生活过一阵子的姑姑而已,且,还不是亲姑姑。
他们和云不花并不熟悉,小时候的事情也忘得差不多了,再说,云不花也不是温言软语的慈祥姑姑,因此,除了说起别后经历之外,坐在一起也无话可说,而且彼此还都有些拘束。
与其这样,还不如各过各的,偶尔见面,互道安好。
在这方面,沈彤很理解云不花,就像她对宜宽和宜容一样。